色彩风格

石首市检察院荣获省“幸福河湖共同缔造”成绩突出单位集体

【字号:    】        时间:2024-10-18      

近日,省河湖长制办公室下发2023年度湖北“幸福河湖”“成绩突出单位集体”“优秀河湖长”“最美护河员”通报,石首市检察院荣获省“幸福河湖共同缔造”成绩突出单位集体。


近年来,石首市检察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人和”的总体要求,充分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助推流域治理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

                                                                           凝聚共识,建立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机制

完善执法司法协作制度。联合市法院在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建立生态环境司法保护联动机制;在保护区管辖派出所设置专项法律监督联络点,建立保护区迅速接处警机制,确保对危害保护区内生态环境案件及时介入,高效办理。打造检行协作模式。加强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利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河湖长+检察长”“林长+检察长”等工作机制,多方联动推动河湖、森林、湿地等生态环境问题的专项整治;邀请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工作人员担任特邀检察官助理、听证员和“益心为公”志愿者,与行政执法部门建立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完善检行协作工作模式,提升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合作效能。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与湖南省华容县检察院签署《关于建立长江流域(石首—华容段)华容河生态综合治理检察公益诉讼跨区域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两地积极谋划、协同履职,为推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提供检察智慧和力量。

                                                                               突出重点,强化流域综合治理案件办理

聚焦长江生态环境保护领域。针对石首长江段全长90.3公里,境内河流、湖泊众多的特征,2021年以来,石首市检察院深入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丽长江”专项活动,办理了一批质量高、效果好的公益诉讼案件。对两起违章建筑妨碍长江行洪案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法院判决后持续跟进监督,促使两起违章建筑得以彻底拆除,确保长江行洪安全;对两起在长江河道非法采砂、危害水环境案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法院判令18名被告赔偿生态修复费1400余万元,赔偿资金将用于长江生态修复。聚焦农村安全饮水领域。近年来,石首市检察院对辖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持续开展公益诉讼专项活动,通过检察建议和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督促相关部门对案涉问题进行整改,及时消除农村饮水安全隐患。办理的某乡镇水厂饮水安全监管行政公益诉讼案,经提起诉讼后,相关部门积极履职,筹措和争取专项资金,整合多家小水厂,成立合规水厂解决了周边十二个村、3万多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聚焦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托建立的生态环境司法保护联动机制,在麋鹿、豚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常态化巡查保护,针对在巡查中发现的某渔业公司房屋非法占用天鹅洲洲滩公共资源,危害保护区内生态环境问题,及时制发检察建议,推动违章建筑被全面拆除,并及时复绿,有效保护了保护区内生态环境。

                                                                             重在治理,提升流域综合治理效能

探索生态环境修复模式。针对非法捕捞、非法采砂等案件对长江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主动探索生态修复补偿模式,健全公益诉讼损害赔偿金管理制度,明确损害生态环境资源赔偿方式,完善生态修复从轻处罚机制,督促生态侵害人通过补植增绿、增殖放流、土地复垦、异地补偿等形式修复生态。促进流域源头治理。针对办案中发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在督促整改的同时,推动溯源治理。通过办理古树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推动相关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和管理工作,600余棵古树名木纳入保护名录。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最美古树名木评选活动,凝聚社会各界对古树名木保护共识,共同推进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促进生物多样性维护和改善,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和平衡做好服务大局结合文章。在办案过程中,综合考虑“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做好助力流域治理和服务中心大局的结合文章。在办理“笔架鱼肚”行政公益诉讼案和“荻笋”行政公益诉讼案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整改方案,推动“笔架鱼肚”小作坊转型升级,帮助无证生产“荻笋”加工企业变身市场发展前景良好的合规企业,取得了服务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保障食品安全与保护流域特色商标双赢多赢共赢的良好效果。

 

                                                              作者|施啸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