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风格

以检察之力,筑平安之基

【字号:    】        时间:2025-02-08      

平安是民之所盼,平安是发展之基。2024年,石首市检察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以服务大局为主线,以司法办案为中心,以检察为民为动力,紧紧围绕平安建设工作大局,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努力写好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石首检察答卷。


一是全力维护社会平安稳定

严厉打击“两抢一盗”“黄赌毒”等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社会安全感犯罪,共受理审查逮捕各类刑事案件160件244人批准逮捕139件197人受理审查起诉刑事案件519件800人依法起诉359件460人。重拳出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批准逮捕38件75人依法起诉37件94人。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批准逮捕2件4人依法起诉2件6人。

坚持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对96.55%的案件规范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积极探索轻罪治理,争取市政法委支持印发《拟不起诉犯罪嫌疑人社会公益服务实施方案》,对轻罪案件提出相对不起诉的同时,组织50名嫌疑人观摩庭审、参加清渠洁岸、巡防巡堤等社会志愿服务,督促行政单位落实行政处罚,有效避免“不诉了之”。


二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制作检察护企小课堂2期,全面讲解知识产权相关知识,提升企业守法经营自觉性。

坚持前移办案监督端口,联合市公安局、市法院开展“挂案”清理、违法“查扣冻”等涉企专项清查活动,纠正涉企违法查冻扣11件,清理涉企挂案1件,依法监督立、撤涉企案件6件。

(案例)针对一起非法采矿案补充证据无法达到起诉标准、无现实可补性和社会风险的事实,监督公安机关撤案并退回扣押财产40万元,切实维护涉案企业合法权利。


三是践行检察使命,做好为民实事

持续深化司法救助+社会救助衔接模式,加大司法救助工作力度,16名因案涉困当事人发放司法救助金19.15万元。

聚焦困难弱势群体司法保障,利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筛查办理民事支持起诉案件14件。

依法办理涉未成年人审查逮捕案件7件9人,审查起诉案件14件15人。

联合市教育局等8家单位印发《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强制报告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全方位筑牢未成年人综合保护防线。

加强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拍摄发布“察察的小课堂”未成年保护知识宣讲视频3期,组织开展检察开放日、法治进校园等活动27次,覆盖师生5000余人。

持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工作,对110批次来信来访做到件件有回复。坚持落实领导包案制度,领导班子带头对6重点疑难复杂案件进行包案


四是延伸检察职能,助推社会治理

高标准建设基层立法联系点,健全工作机制,设立刑事、行政、民事、公益诉讼等6个立法调研小组,设立17个立法联络站,聘请16名法学专家组成专家顾问团队。

自主开发“民生一点通”线上征集立法意见小程序,创新形式开展“樟树下议事会”、板凳会等系列立法联系活动,全方位听取人民群众立法意见,今年共完成意见征求13批次,收集意见建议563条。

凝聚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合力,推动印发《石首市人大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办法(实行)》。

(案例)高质效办理市人大常委会以代表建议形式交办的“地笼”非法捕鱼公益诉讼案,通过制发检察建议书、邀请人大开展联合督办,督促行政单位组织499人次对全市20余条沟渠开展专项清理,收缴“地笼”5368副,清理“三无”船只5艘,移送公安机关案件2起,有效维护水域生态环境。


五是讲好检察故事,深化普法宣传

创新使用案例宣讲、舞台剧等形式开展民法典、禁毒、防诈等普法宣传,使法治思维深入人心,共组织宣讲活动29场,发放宣传手册2000余份,覆盖群众2000余人。

创建特色文化宣传品牌“周末广播剧场”,精雕细琢故事剧本,已在“鄂检在线”以专栏形式刊发102期,累计阅读量近百万人次,并上线湖北人民广播电台《湖北之声》《长江说法》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