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风格

数字赋能司法救助,点亮群众希望之光

【字号:    】        时间:2025-09-24      

 “因为年初的一场交通事故,我家的日子更不好过了,没想到检察院会主动联系我,你们的及时救助解决了我们家庭的实际困难,实在是太温暖了。”救助申请人刑某在收到国家司法救助金后向石首市检察院表达了真诚的感谢。

2025年2月19日,78岁的刑某被谭某驾车撞伤。经石首市交警大队认定谭某负事故全部责任。邢某因遭遇车祸,产生的医疗费用较高,谭某在承担少量医疗费用后拒不支付,后续调解无果。后法院判决谭某赔偿各项损失共计8.4万元,但其仅赔付1.5万元。邢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执行到0.9万元后因谭某无可供执行财产裁定终结本次执行。医疗费迟迟没有着落,邢某不得已开始多方信访寻求帮助。

2025年6月,石首市检察院通过数字模型比对碰撞发现了该线索,随后承办检察官前往刑某家走访,引导其依法维权,并耐心向其宣传司法救助政策和有关流程。刑某提出司法救助申请后,承办检察官及时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并主动联系当地政府、村民委员会核实其家庭经济状况、收入来源。

邢某因伤丧失部分生活自理能力,行动不便,无人照看,亦无经济收入来源,儿子郝某某从事农业工作收入微薄、不稳定,生活陷入困难,且遭遇车祸后至今未得到足额赔付,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石首市检察院经报石首市委政法委批准,于7月18日,给予司法救助金10000元,帮助其解决生活面临的急迫困难。同时,承办检察官积极联系当地村委会,将刑某纳入村委重点帮扶对象,不定期上门走访慰问,配送生活物质。

以数字检察赋能司法救助,帮助因案致困群众解决燃眉之急,既释放了司法善意,也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但邢某的经历却并不是个例。

2025年来,为破解传统办案模式下司法救助线索发现难、摸排渠道少、人工排查效率不高、易查漏等问题,石首市检察院坚持以数智赋能塑造检察新质生产力,前往综治中心、法院、市妇联、市残联等单位调取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精准锁定了邢某在内的4名因案致伤、丧失劳动力或生活陷入急迫困境却未能及时获得赔偿,可能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案件线索。

获取线索后,该院严格对照国家司法救助政策法规,审慎评估其困难等级、综合分析每名被害人实际情况后,一人一表制作救助金额核算表。同时,主动加强向政法委汇报,在作出救助决定后,以最快速度完成审批、拨付流程,向4名救助人发放司法救助金11.9万元。

“有了大数据的加持,司法救助线索来源得到了有效拓展,线索的精准性和案件办理效率也大大提升了。”石首市检察院专职检委胡浩说道,他表示该院将始终坚持司法为民理念,深化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在司法救助领域的应用,让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真正成为保障民生、纾解民困、传递司法温度的坚实桥梁,在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促进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